2018年,縣委、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聚焦追趕超越和“五個扎實”總要求,認真落實中、省、市各項決策部署,全縣鎮域經濟社會保持了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。
一、2018年全縣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結果
1、“三強鎮”
經對全縣16個鎮、5個便民服務中心和1個街道辦事處經濟發展、產業結構、社會事業、居民收入、生態環境五大類25項指標進行綜合監測和排位,2018年度名列前3位的鎮街依次為:張家畔街道辦事處、東坑鎮和楊橋畔鎮,即2018年度“靖邊縣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三強鎮”。
2、“爭先進位”前五名
經對22個鎮街(便民服務中心)2017年和2018年兩年綜合監測評價結果進行對比,2018年度綜合名次進位較快的前5名的鎮(便民服務中心)依次是:席麻灣鎮、黃蒿界鎮、高家溝便民服務中心、楊米澗鎮和王渠則鎮,即2018年度“靖邊縣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”獲獎鎮。
3、主要經濟指標前五強
(1)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前五強:東坑鎮、寧條梁鎮、海則灘鎮、席麻灣鎮、紅墩界鎮。
(2)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前五強:張家畔街道、楊橋畔鎮、周河鎮、大路溝便民服務中心、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。
(3)固定資產投資前五強:張家畔街道、楊橋畔鎮、紅墩界鎮、東坑鎮、天賜灣鎮。
(4)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五強:張家畔街道、鎮靖鎮、東坑鎮、楊橋畔鎮、寧條梁鎮。
(5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五強:張家畔街道、東坑鎮、海則灘鎮、黃蒿界鎮、紅墩界鎮。
二、2018年全縣鎮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特點
1、經濟總體趨穩。
2018年,全縣22個鎮街(便民服務中心)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.97億元,較上年增長3.5%;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79.81億元,增長15.3%;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02.27億元,下降28.7%;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.08億元,增長14.2%。
2、地域特征凸顯。
2018年,北部三鎮和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9.55億元和4.54億元,占全縣總量為18.0%和8.6%。北部三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是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的2.1倍,相較于去年的2.7倍差距進一步縮小。
北部三鎮和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為5.7億元和75.29億元,占全縣總量分別為1.2%和15.7%。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是北部三鎮的13.2倍,相較于去年的7.7倍差距進一步擴大。
北部三鎮和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13.59億元和2.13億元,占全縣總量分別為13.3%、2.1%。北部三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量是南部五鎮(便民服務中心)的6.4倍,相較于去年的5倍差距進一步擴大。
3、強鎮帶動明顯。
2018年,“三強鎮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5.65億元,占全縣總量的29.5%。其中,東坑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2.27億元,占“三強鎮”的78.4%、全縣總量的23.2%。
“三強鎮”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.91億元,占全縣總量74.6%。其中,張家畔街道辦事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213.52億元,占“三強鎮”的59.7%、全縣總量的44.5%。
“三強鎮”固定資產投資80.72億元,占全縣總量78.9%。其中,張家畔街道辦事處固定資產投資為52.84億元,占“三強鎮”的65.5%、全縣總量的51.7%。
“三強鎮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.77億元,占全縣總量75.3%。其中,張家畔街道辦事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5.63億元,占“三強鎮”的90.1%、全縣總量的67.8%。
4、收入持續增長。
2018年,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1元,增長9.1%,較去年提高0.8個百分點。8個鎮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縣平均水平,8個鎮街(便民服務中心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全縣9.1%的平均增速。全縣18個鎮街(便民服務中心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達100%。(撰稿:趙婧)
Copyright?2005-2017 www.yggbvzf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d
網站標識碼:6108240004 郵件:[email protected]
建設管理:靖邊縣政務信息化辦公室(電話:0912-4848111 4848222)
ICP備案編號: 陜ICP備05009712號-1 陜公安網備 61082402000113號
主辦:靖邊縣人民政府 承辦:靖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(電話:0912-4643100)
辦公地址:靖邊縣統萬路中段縣政府大樓324辦公室